戏精、恶剪、剧本、内定,女团综艺能选出靠谱女团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top class 偶像学校 戏精、恶剪、剧本、内定,女团综艺能选出靠谱女团吗?

戏精、恶剪、剧本、内定,女团综艺能选出靠谱女团吗?

2023-03-16 13: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女团这行,国内No.1的女团尚且如此,更别提行业内大大小小从业者尴尬的生存状态了。这提醒着我们,时下女团综艺的火热或许只是一场虚假繁荣的资本泡沫,中国能否打造出时代偶像式的顶级实力女团,中国女团行业该走向何方,仍然充满未知数。

01 女团综艺的本质

《创造营2023》在开播后收获高口碑,赞誉声集中在对节目“重竞技性,轻故事性”的褒奖,认为相比《青你2》通过恶意剪辑、刻意引导情绪来制造争议话题却埋没实力选手的做法,《创3》把重点都放在实力选手的比拼之上,开场就首先拉出实力舞担、Vocal进行“巅峰对决”的改良赛制更为公平、专业。

但在我看来,《创3》首期这样的剪辑方法恰恰是有意为之。正是节目组知道大家已经对《青你2》的恶剪做法产生反感,所以刻意加重“实力比拼”的部分以博取好感。事实上,这是一种“反综艺”的剪法,它可以给大家带来一种注重业务能力的错觉,但与此同时,强规则而弱化选手个性的剪辑则会让我们在看完节目后记不住任何选手。

“人”是所有综艺节目的核心,女团选手的人设立起来了,观众才能与选手产生黏性的情感,投射情绪在其中,爱上节目。《创造营》系列前两季的节目恰恰是深谙此道,林君怡这次回锅肉回归正是因为当年在《创造101》里没有充分表现个性遭遇一轮游淘汰,实力几乎为0的杨超越却凭借全身散发出的真实“人”味逆风翻盘。

所以说,别看《创3》第一期好像特别重视选手实力,相信后面的节目他们一定会加大节目“故事冲突性”、“人设”、“争议”的成分,否则,只看实力对决对于很多一部分观众来说只会是“无聊”。

反观《青你2》,相信只要你看第一期节目,没有观众不会记住那个叫“虞书欣”的姑娘,已经想起被那句“哇哦~”支配的恐惧。戏精、作、话痨、可爱、活泼,这样的一个人太有趣太抓人眼球了,仿佛在这档综艺里拿了“女一号”的开挂剧本。

长久以来,对于真人秀形式的综艺节目来说,有一个问题经常被拿来讨论——综艺节目有剧本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明确。当然有。任何综艺节目制作公司的招聘简章里都会招募“编剧”这个岗位,如果没有剧本,他们到底都是在做些什么呢?

不过,综艺节目的剧本与大众认知中的电影剧本是有差异的。这里的剧本并不是我们常规印象中那种“提前写好”的剧本,而是包含了故事模式、人设、矛盾冲突点预测等内容的“框架式剧本”,且会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动态调整剧本内容。

女团综艺的核心是“综艺”,而不是“女团”。既然是综艺,如何最大限度地通过人物形象、故事冲突点、情节发展来引导大众情绪,产生共情(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情绪),才是综艺的最大目的。

一期女团综艺节目顶多1、2个小时,多达101个女孩参与录制,不可能把镜头与剪辑的戏份平均分配给每个女孩,于是就要选择节目的“故事主角”以及想方设法在他们身上发展出多条精彩的故事线。因此,广义上来说,节目中的每个选手都拿着“选秀剧本”。

这些剧本可以是很常用的套路剧本,也可以是冲突性很强的衍生剧本,后者往往是节目组的“意外惊喜”,被拿来刻意引导成戏剧点。

套路剧本有很多会被节目组反复使用,作为每一期节目剪辑的惯用手法,例如“越努力越幸运”。通常在这种剧本之下,练习生主角一开始都是弱鸡实力,训练时跳舞总是跳错,被导师揪出来说,特别委屈,大概率会掉眼泪,于是在私底下暗自努力,慢慢实力上升,获得导师和观众认可,传递正能量。相信这样的剧本,我们很多人都看到吐了。

衍生剧本就更具“隐蔽性”,更难被观众察觉,也更容易引导观众情绪。《青你2》的第2期就特别明显地策划了一场“王承渲 VS 冰清玉洁四姐妹”的冲突剧本,强对立的戏剧冲突性极大加强了节目可看性。

节目组刻意把四姐妹对申冰妹妹力挺的声音、画面有意剪辑在一起,甚至部分截取PD蔡徐坤的话来质疑四姐妹,营造他们组团欺负王承渲小妹妹的戏份,从而力捧王承渲的人气。而四姐妹本来就很难出道,于是成为节目制造话题的牺牲品,四位很惨地成为了炒作王承渲实力的“工具人”。

这些剧本的执行者有时候还不止剪辑师,节目导师有时也会“配合演出”。《青你2》的蔡卓宜拿到了是一种叫“废柴美女”的剧本。颜值贼高,唱跳贼烂,往往就容易被选为这类剧本的主角。在蔡卓宜初亮相的时候,ELLA老师有刻意引导蔡卓宜讲出她在微博上很火的分手八卦,借此帮助她树立了“大龄练习生走出分手情伤,勇敢追梦”的苦情戏码。

所以看到了吗,这些剧本与选手的“人设”是绑定在一起的,剧本与人设的完美配合,是选手能不能被剪辑到正片,进而影响到她最终投票排名,决定她能否最终出道的关键。事实上,节目组通过剪辑手段、节目曝光次数和时间可以让观众迅速喜欢/讨厌某个练习生。

当然,剧本只是综艺节目增强可看性的一种手段,它并不代表节目中所有发生的事都是被资本方操控的。有实力的选手是可以跳脱节目组的剧本束缚甚至自己凭实力书写自己的“英雄剧本”的,例如《偶像练习生》里甩第二名二倍票数的绝对C位蔡徐坤。

但即便如此,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女团综艺里能充分展现出“自我”的选手凤毛麟角,真人秀的属性决定了我们看到的都是节目组想让我们看到的选手的某一面,千万别把综艺太当真了。换个角度说,你真的相信最终出道位真的是我们“青春制作人”一票一票投出来的吗?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此类节目的鼻祖,国外《PRODUCE 101》节目此前就爆出造假八卦,制作人安俊英被刑拘,承认了四季节目最终的成团投票数据全部涉嫌作假,舆论哗然。为了保证最终成团的女团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多方资本利益,此类选秀节目最终成团的选手很可能早就被平台方私下内定了。

本质上来说,女团选秀就是一场“秀”,这些节目究竟是把重点放在利用流量、话题赚钱,还是真心打造实力女团,我们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在当下,女团综艺更像是一个赚钱工具,是一门流量为王的“生意”。制作方只关心节目热度,镜头更眷顾那些有争议的话题人物,招黑招红都无所谓,是流量就一并收割;视频平台、投资方、策划主等资本方都想在这里分食一杯羹,借热度疯狂坑。至于女团行业的未来怎么样,他们并没有那么关心。

02 中国女团简史&现状

众所周知,在内娱偶像产业发展史上,2018年是一大重要拐点。那一年,效仿国外练习生选拨出道节目《PRODUCE 101》的男团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播出,点燃了沉寂已久的内娱偶像市场。

同年相隔不久,差异化选择打造女团的《创造101》再次升级了偶像选秀节目的热度,将近500亿的平台播放量和“村花”杨超越的奇迹出道助推2018年荣封“中国偶像元年”。

但鲜少为人所知的是,效仿国外兴起的这波中国偶像产业发展的起始点其实远早于18年。如今的这一轮内娱偶像热潮已是2.0时代,它的特点是“遍地开花”;而曾经的1.0时代,则是“土法炼钢”的摸索期。

时针拨回到2014年。彼时,前偶像韩团EXO成员吴亦凡宣布解约,以独立艺人身份回来发展。一年后,同团中国艺人黄子韬、鹿晗也相继解约回来,唯一在团的张艺兴也大大加重国内演艺活动的比例。自此,四人被坊间戏称为“归国四子”。

伴随四名“在韩务工人员”的回来,韩娱一整套流量偶像运营模式也被引入内娱,国人第一次见识到偶像艺人身上可以发挥出多么强大的商业价值,“小鲜肉”这个词第一次被提出、被认知。

就在同一年,效仿日娱少年团模式的TFBOYS组合登上《快乐大本营》,3个横空出世的小男孩彻底征服了中国的小姐姐老阿姨们。

与此同时,国外AKB48的“中国版”SNH48新生代偶像女团在这一年举办了第一届偶像年度人气总决选,年度“SNH48出征!星梦中国行”演唱会的首演宣告了日系女团在中国土壤落地生根的可能性。

“归国四子”、TFBOYS以及SNH48的多点开花彻底改变内地娱乐圈的市场格局,由此,偶像团队所带有的产业链价值越来越引起国内各方资本力量的关注。

援引明星资本论收集的数据,2015-2016年,女团的融资事件一年达10起以上,火箭少女孟美岐、吴宣仪所在的“宇宙少女”组合便是这一时期融资的产物。由于彼时的国内偶像经纪产业并不时尚,那时的女团成员大多会被送到国外练习。

而到了15年底,内娱似乎看到了偶像团队内生发展的另一路径,国内综艺市场开始出现一大批“偶像养成”模式的电视综艺。《星动亚洲》《燃烧吧少年》《蜜蜂少女队》《加油,美少女》《夏日甜心》等节目掀起了一波偶像养成卫视综艺的热潮。

在内娱偶像1.0时代,这些节目标志着中国开始做属于自己的“男团”与“女团”,试图搭建起中国式的偶像养成体系。今年在《青你2》里表现亮眼的刘雨昕就曾借《蜜蜂少女队》节目成功出道,喻言当年则参加过《加油,美少女》并以第二名身份成团出道。

但从综艺节目角度来说,这一时期做的卫视综艺最终都是失败的。偶像养成是一个很多年积累的过程,这些节目却过于急功近利,只在节目播出前后花三个月进行训练和选拨,这与国外动辄花7、8年培养一个练习生到偶像的模式大相径庭。幻想在三个月搞出个“天团”,无异于揠苗助长、天方夜谭。

更早期电视选秀时代《超级女声》的没落也是同样的道理,几个月时间从全国选拨“素人”,训练一两个月就打造成供全国观众追捧的时代偶像,但这样的模式培养出顶级偶像的概率是极小的。拿他们与国外从练习生一步步训练起来的“为舞台而制造”的专业idol相比,在起跑线上就输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年“韩流”把内娱市场搅得腥风血雨的原因。

时间回到如今的2.0时代。2018-2023,我们看到了《创造101》《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3》,从综艺节目的层面看,他们无疑是极为成功的节目。但就如“超女”的衰落一样,观众总有一天会对这些节目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在女团综艺表面的繁华底下,我们女团的生存状况真的变好了吗?

“出道即巅峰”,这是近些年我们对偶像团体系综艺走出的男团、女团最直观的印象。《偶像练习生》走出的NPC男团并未到达人们期望的热度,蔡徐坤一个人的热度比其他8人的总和还要多好多倍。去年《创造营2023》选出的R1SE也是C位周震南一人独秀。《以团之名》选出的两个男团新风暴、Black ACE更是糊得连他们的组合名字都鲜为人知。

女团方面目前唯一的“成品”是《创造101》的火箭少女101。打着“中国第一女团”的旗号,她们成团两年却仍旧没有多少舞台的机会,除了一首《卡路里》借《西虹市首富》电影的热度达到一定的传唱度,其它舞台和作品的大众记忆点甚少。

成员们的现状也是天差地别。杨超越、吴宣仪、孟美岐三人势头最猛,其余团员则一直不温不火。而就算看这三人近期的主要成绩,孟美岐最亮眼的是主演了4亿多票房的《诛仙》,吴宣仪拿下IP改编电视剧《斗罗大陆》的女主一角,杨超越活跃在《心动的信号》《吐槽大会》等综艺场合,也开始陆续参演《极限17》《将夜2》等电视剧作品。一个“中国第一女团”,团员们未来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居然都是影视综艺领域,不得不说相当讽刺。

更糟糕的是,女团这行的市场相当闭塞,火箭少女101、SNH48、sing这些内娱顶级女团尚且有固定的舞台表现机会,这个行业里剩下女团生存状况就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了。

再次援引明星资本论整理的“内娱女团梯队划分“数据,除了由平台捧出的火箭少女101高调出圈、凭借日系运营模式在市场中赫赫有名的SNH48系女团之外,其他女团的圈层属性均与外界形成了一道厚厚的屏障。

有从业者说:“判断女团是否在运营的方式很简单,如果这支团一整年连一支MV都不出,基本等同于没有在运营中。”

而从明星资本论整合的32只(非总数)现存女团作品表中可以看到,在18、19过去两年,发行了音乐作品以及拍摄过MV的女团只有18只左右,其中从2023年至今仍有MV产出的女团不足8只。而其它在1年甚至两年内没有发行过MV的女团,则基本处于半停滞的状态。由此看来,在女团综艺的火热假象底下,“女团”这个行业的发展其实仍然是举步维艰。

03 日娱在左,韩娱在右

众所周知,在偶像崇拜这个“饭圈”里面也是存在一条鄙视链的。韩娱饭瞧不起日娱饭,日娱饭瞧不起内娱饭。这条鄙视链,一定程度上正好代表了东亚三国偶像工业目前的发展水准。

国外最发达,以《防弹少年团》为代表的韩团有很多已经成功打入欧美音乐圈,甚至受到“格莱美”等国际主流音乐奖项的认可;国外其次,男团岚(ARASHI),女团AKB48、乃木坂46等虽然并未打入国际市场,但他们在本国都已跃居日娱行业的顶尖行列,成为国外时代性偶像;反观内娱,男团、女团都处于中国观众音乐评价体系的末端,还在以“小鲜肉”“流量”的贬称看待他们。

背后的原因也显而易见。相比韩娱深耕多年的偶像练习生培养体系,日系自给自足的偶像养成文化与培训,中国内地的偶像娱乐产业培训体系是极为混乱的,或者说,是根本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业规范的练习生培养体系。只靠女团综艺来短时间内“养成”偶像,显然是不可能。

除了乐华、丝芭传媒、觉醒东方等专业经纪公司之外,很多经纪公司并不知道如何培养旗下艺人,也没有耐心像韩娱那样花五年以上时间培养一只时尚的全能男团、女团。在专业的偶像公司尚未想清楚如何发展之时,大量网红公司、互联网公司、影视公司等非专业公司也眼红这个产业,大量涌入,更是令女团市场变得更加混乱、动荡。

对于内娱来说,无论是走韩娱常年严苛的练习生体系来打造全能偶像的路线,还是走日娱偶像养成式的路线,两方面都是可以好好来学习和借鉴的。但目前的状况是,中连建立起合理完备的偶像培训体系这一“基础工作”都还没有做好。

中国音乐产业教父式人物沈永阁在18年创立了Top Class托璞司国际偶像学校,号称中国首家国际偶像学校,企图从正统学校教育体制内开辟出一条偶像培养路径,但目前的教育成效还未能看到。

未来,中国偶像产业到底怎么走,中国女团该怎么走,跟谁学,学完以后能否打造出中国特色的实力女团,带动女团文化的全面复兴,都未可知。2023,女团综艺资本泡沫之下,女团行业仍急需寻求破局之道。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